除了收pop沒戲唱之外,
常用的online 服務 (blog、rss reader、bookmark、webpage) 均採用google相關服務 => blogger、google reader、 google browser sync、google page creator。
rss reader 這一塊 我試煉了很久。 本來放在 bloglines ,後來發現每次想儲存新聞,就必須要重新refresh rss 列表,等待時間久,非常不方便。
然後轉換到flock 瀏覽器(firefox based)可整合web album, blog writer,bookmark access 等服務在同一套軟體。一開始令人相當驚豔,但它與FF plugin相容度不是那麼的好,另外,載入相簿與書籤的服務不夠明確,雖然嘗試使用單一client整合online services,卻在功能上沒有做到那麼方便。
當初會試用flock的理由之二也因為當時google reader版本實在很爛、不僅中時電子報rss無法讀取
另外,對多國語言的opml匯入支援不夠強。
在加之flock rss reader 版面非常優美 兩欄的版面 可以快速瀏覽pic-based 的rss
對多國語文(簡、日、繁)三者的支援也夠。因此就採用flock。
現在google reader 除了在keyboard shortcut 支援非常多快速鍵外,list 與expand view 彈性的支援不同性質的rss(還是沒有flock 版面優美),另外,不同電腦不需安裝軟體,也是web app的優勢。
bloglines -> opml-> flock -> opml -> google reader
短期內應該不會在換了!
其實,我覺得作軟體的要虛心的檢討自己軟體上是否有功能不夠貼近使用者之處。
若覺得提供使用者方法,只是依照自己的想法或者好下手之處去改,這樣都只是讓別人妥協而已。
好用的軟體(如:google)他是真的讓你感受到方便好用,而不是你需要遷就他的流程。
軟體百百種,要不是找不到好的,他們才懶得用你寫的軟體呢!
軟體使用的人性面真的是要非常重視的,不然技術再好也是白搭。
(下)討論最後兩塊兵家之地:線上書籤、線上noteboo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